健身一定要請教練嗎?你不需要,但你的心可能需要!

健身一定要請教練嗎?你不需要,但你的心可能需要!

多天未能動筆,每年近年中都是業務人員起動了馬達的時期,繁重的工作反而令我回味著沒煩惱地享受個人興趣的時光。

早幾年疫情的侵襲,因為無法見客户,反而多了一個機會讓筆者開啟了健身的興趣。那時一週六練,三天HIIT,三天舉鐵,雖然沒法外出跑業務,還是充滿熱血地過著每一天。

在這之前其實筆者也有24小時健身室的會藉,器械用得不多,一般也就跑步踏單車而已。經歷這小段瘋狂健身的日子,確實愛上了這個興趣,可惜同時亦伴隨各樣身體的不適,如脖子和手腕痛等等,特別是前胸位置繃緊感一直加劇。那時甚至有友人質疑為何要健身把自己弄得五勞七傷,倒不如簡簡單單打羽毛球出一身汗,來得更爽。後來的我知識加強了,當然知道,健身不是製造問題,反而是暴露了原先的身體問題,早晚會構成痛症,日後更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心情。

有人會説,不過是做運動,何必要請教練呢?這確實是因人而異,有些師兄師姐,甚至後起之秀都在網上自學,練得十分厲害。所以教練的存在就視乎你想要甚麼了。

分享之談,筆者在健身道路上是有聘請至少七至八位教練,確實各有千秋。同時也建議大家不妨在健身的起步選擇符合個人目標的教練,令走在新手道路上的你更有堅持。在接解健身世界的初期,甚麼二頭肌、三頭肌、三角肌、腹肌等等都是非常容易在網上查找各種訓練方法。而推使筆者去聘用第一位教練的原因就是Program (菜單),如何操練肌肥大、肌肉線條這種大方向不難找尋相關資料,唯如何活學活用卻是一大學問。怎樣的訓練菜單才是適合當時的自己?這個課題可謂體現一個教練的價值。

一個較為典型的情況,想操練巨臂、倒三角身形,但鍛鍊後效果卻未如理想,研究過後發現大部份的訓練效果落在其他的肌肉。有些個案是來自原來的身體限制,看似陀背的不良體姿,那究竟是圓肩還是肱骨前移?體態上看似相同,可是需要的矯正運動卻完全採取不同方向,而且不一定所有疑似陀背的問題都一致以加強背部訓練可以解決得到。錯誤訓練甚至加劇其他肌肉的不平衡局面,相信健身的伙伴們都不會想朝這目標發展吧!

這時候,教練的運動矯正知識更有助解決根源問題,即使不能完全解決(可能涉及醫學層面的因素)亦會設計一套更易達至目標的訓練菜單或轉介相應的專業人士。

除了訓練菜單和矯正知識,教練的存在更多可以解決情緒問題。健身,確實是需要心理準備的。現實地來説,平日下班後依然會堅持操練的伙伴們大多目標不是放在蛻變成職業運動員這點上,反而是減壓、增加自信、減少各種亞健康問題、基至簡單如尋開心等等。畢竟健身房的機器和鐵餅比起日常的人際關係來得簡單,而健身也是一門「有付出有收穫」的直線事情,更容易建立自信。如此直接的事情,要執行往往困難重重,全因生活的限制無限拖延了這件「閒事」,而優秀的教練的確可令你短短一小時內心無旁鶩地專注於自己身上,效果比起那種看心情操練的方式大大提升。

曾經遇過一個本來已經是瑜伽老師的學員,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去練習瑜珈,盡量做到生活工作平衝,令私人時間多一點色彩。不過面對各方面的壓力,身體的荷爾蒙依然不受控制地令她定期面上長滿痘痘,而痘痘同時又再加重了心理壓力,始終愛美乃是人之常情嘛。

因為瑜伽道路上投資不少,學員一直堅持練習持續好幾年,直到今年初介紹她進入健身世界,嘗試過後竟然說「我終於明白為何你喜歡健身,的確有種寧靜的感覺,因為如果不專注是無法做到那些訓練。以往練習瑜伽時,如果要成功做到一個動作,至少重重複複練習上百次,過程當中感到很挫折。但健身沒有這種感覺,每次完成後已經充滿成功感。」後來,痘痘和荷爾蒙問題神奇地慢慢減少。而且,她也一直堅持上教練課,需知一對一健身課的成本可能是瑜伽班的兩三倍,而原因更簡單,她説「我當請個教練令自己放棄想放棄健身的念頭」。

所以健身需要請教練嗎?因人而異。只要你身體上,還是心靈上有所需要,優秀的教練絕對幫到你!衝破你由零去一的障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