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長 – 有自信地面對失控局面
修改真正的成長 – 有自信地面對失控局面 大家有沒有試過突然的某一刻感到自己長大了?那時究竟在做什 […]
上回説到「審美觀」(價值觀) 可以幫助了解不同朋友是否有昇華成知己的可能性,收到不少讀者私下分享和詢問。
當中一個比較富思考性的問題在此回答一下:
知道了朋友大機會不是知己又如何?難不成絕交嗎?當然不是。須知,「審美觀」的差異在相處過程中自然會看出端倪,亦有機會自行過濾非同路人。緣來緣去,人生註定有過客,樂趣在於當中的學習。
大家有沒有試過跟多年的朋友走過不少人生階段後,某一天發覺原來各自的想法相差很遠,甚至乎互相對立的地步。當然人生中遇上跟自己價值觀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機會真的很少,即便是枕邊人,多少還是會有差異,而事實上這種差異亦造就了思維上的多樣性和互補。然而,對於截然不同價值觀的兩個人,大家認為可以長遠成為知己嗎?
不乏有朋友和讀者聚會或私訊討論關於魅力的問題,其實人的魅力不外乎數樣:人格魅力、樣貌、社經地位、相似度這幾項。
當中三項都可以靠自身努力去爭取,即使樣貌,現在也可以弄得跟明星般(笑)。然而這些魅力只可以算得上是配套,需要有用家才發揮到功效。最能令以上至少三個,什至是全部魅力展現的地方就是「你的專業」,説白一點,就是要「有效展示專業」。
上年度看了熊仁謙關於印度哲學的YouTube,確實很讚!
那時中間會插播小廣告推廣他根據印度光明神學規劃的《靈魂十二型》去讓大眾了解自己的內在和外在面向以達至內外更一致的平衡。很推薦大家有空去做這測驗,感覺會更真誠面對過去/真實的自己。
討論還是壓力?職場霸凌,比校園更黑暗,忠於自己才能走出惡性循環
有人的地方就會討論,良好討論得出客觀的結論,帶有結論的討論就是引起是非。
是非的重點不在於分辨誰是誰非,而是製造少數服從多數的群眾壓力。
有能力的職場巨嬰」才是真正的職場鬼見愁。事關他們那種「奉旨」的態度發揮到極致,而擁有的能力一般只針對自己有利的事,絲毫不講求合作。
在銷售世界中,Top Sales都可以是能力型巨嬰,優越感主要來自家中的寵幸。